2008/09/14

為什麼是「吳哥」而不是「安哥」?

為什麼是「吳哥」而不是「安哥」?
吳哥譯名之由來
康明哲
(引用文章請尊重作者)

「吳哥」拉丁文拼成Angkor,按照發音應該是「安哥」,為什麼大家都說成是「吳哥」?
推想是廣東人翻譯的。早期很長一段時間,大家都把Angkor Wat(小吳哥)稱為「吳哥窟」(最近才被「正名」為「吳哥寺」)。廣東音Angkor接近「吳哥」(客家話「吳哥」唸成ng go,跟Angkor也像);Wat的發音接近「屈」(滿街看得到的《屈臣氏》,英文名就是Watsons);把Angkor Wat翻譯為「吳哥屈」,音是對了,文字上看來卻是怪怪的。早期的佛教古蹟,如敦煌石窟、龍門石窟等都很有名,當初的譯者可能從「屈」聯想到「窟」,也或許甚至把「窟」錯唸成「屈」(「窟」廣東音讀《忽》),也可能想凡是宗教古蹟都叫作「窟」(正如晚近電影片名,只要是同一個人主演的,管他劇情如何,片名都類似,光看片名,會把文藝片錯當動作片),因此這麼一轉,順手翻譯出來,Angkor Wat就變成「吳哥窟」了。積非成是,變成約定俗成的地名了。
Wat真正的意思是「寺、廟」,Angkor意思是「王城」,Angkor Wat意思應該是「城之廟」,也就是大城那座很特別的寺廟,現在「正名」為「吳哥寺」,其實還是會誤導人的,以為有座寺廟名「吳哥」寺,正名後還是錯了。其實嚴格的說,佛寺稱「寺」,道教稱「廟」;吳哥寺建築當初是為供奉印度教毗濕奴的,應稱為「吳哥廟」較妥當。只是現在已約定成俗,不必這麼計較吧。
大吳哥拉丁文拼成Angkor Thom,最初都譯成「吳哥通」,最近多說成「吳哥城」。其實,Angkor意思是「都城」,Thom意思是「大」,Angkor Thom意思就是「大城」,對當地人來說,王城只有一個,叫「大城」只不過在強調其工程浩大而已。翻譯成「吳哥通」或「吳哥城」,倒像是有一個叫做「吳哥」的都城了。因此鄙人認為按照玄奘不譯的原則仍譯作「吳哥通」倒也不失一個辦法,還有點古典日本把大路叫做「通」的味道。
Angkor Thom在宋朝趙汝適的《諸蕃志》中,稱之為「祿兀」,這是它最早的漢譯名:「眞臘接占城之南,東至海,西至蒲甘,南至加羅希。自泉州舟行,順風月餘日可到,其地約方七千餘里,國都號祿兀。」到了元朝周達觀的《真臘風土記》中就很忠實的稱之為「州城」而不名:「……自港口北行,順水可半月,抵其地曰查南(金邊湖入洞里薩河處之Kompong Chnang,今譯為磅清揚),乃其屬郡也。又自查南換小舟,順水可十餘日,過半路村、佛村(今菩薩村Porsat),渡淡洋,可抵其地曰干傍(Kompong,柬埔寨語「堤岸」或「碼頭」,周達觀誤以為地名,但查南倒是沒錯),取城五十里。」「州城周圍可二十里,有五門,門各兩重。」根據法國學者伯希和(Paul Pelliot)的考證,原來Angkor Thom是梵文Maha-nagara轉為甘孛智(柬埔寨)名的稱呼。Maha意思是「大」,古代佛經中的「摩訶」就是maha的音譯;而nagara意思則為「城」,兩個字合起來就是「大城」之意。「祿兀」為梵文之nagara轉出之lokor或logor的讀法(這有點像後來的洋經濱英語的情況),然後再轉為Angkor,logor音譯成中文變為「祿兀」了,意思仍是大城。不知道是以江南何處方言或閩南語發音的?要了解中國方言翻譯的外國話,真的需要一點學問。
「吳哥窟」在「吳哥通」南邊4里處,並不在城內。梵文據說原來稱之為Ksudra- nagara,意即「小城、梵宮或塔城」,因此,「吳哥窟」應該是「城寺」(City-Temple)的意思。